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外科学   2篇
  2015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椎间植骨对腰椎内固定棒应力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比较椎体间植骨对腰椎内固定棒应力分布的影响,为减少腰椎内固定棒在临床应用中的疲劳提供力学依据。方法:选用6具人新鲜腰椎标本,置人脊柱通用椎弓根螺钉系统(AO/ASIF的USS系统)依次测定保留椎间盘、去除部分椎间盘以及椎间植骨后固定棒的应力,并对三种情况下腰椎内固定的应力分布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去除部分椎间盘组USS系统内固定棒承受应力最大,保留正常椎间盘组最小,而椎间植骨组介于二者之间,应力小于去除部分椎间盘组(P〈0.01),大于保留正常椎间盘组(P〈0.01)。结论:椎间植骨对内固定棒具有有效的抗疲劳保护作用,为腰椎固定提供有效保证,支持临床上减压后椎间植骨内固定对腰椎失稳治疗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少儿脊柱嗜酸性肉芽肿(EG)保留椎体骨骺肿瘤切除手术的临床效果及其对少儿脊柱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2008年1月~2013年12月共收治6例病理诊断为脊柱嗜酸性肉芽肿的少儿患者,男5例,女1例;年龄9.8±2.9岁(6~13岁)。胸椎3例(T8-9、T11、T11-12),腰椎3例(L2、L4、L5各1例),患者均有腰背部疼痛不适症状,并在夜间加重,X线片示肿瘤侵犯椎体,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压缩变形,同时有1例患者(T11-12者)并发轻度的后凸畸形。均采用脊柱后路经椎弓根椎体肿瘤切除术,保留椎体骨骺,植骨后,用内固定轻度撑开并恢复部分椎体间隙。所有患者术后均给予长春新碱化疗4次。应用VAS评分评价患者术前、术后2周疼痛变化情况。观测压缩椎体前缘高度术前及术后1年变化情况,同时观察后凸畸形变化情况。结果:6例患者随访2.3±0.9年(1~4年),未见复发及脊柱畸形。患者疼痛评分由术前5.5±1.2分,术后2周时下降到1.3±0.4分(P0.05);压缩椎体前缘平均高度术前0.4±0.1cm,术后1年增加到1.1±0.2cm(P0.05),1例并发胸椎后凸畸形患者,后凸角度由术前30°,术后1年随访时下降致20°。结论:少儿脊柱EG,通过保留脊柱椎体骨骺的手术方法,可以在保证患儿治疗效果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减少手术对于脊柱生长发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